相传,上古时期,婺水流域突发洪灾,婺源一片汪洋。灾难之急,只见一位貌美女子手持长矛,腰系经卷,骑着一条巨大的鳙鱼逆流而上,寻求治水良方。她游至洪水源头,发现是一条蛟龙在兴风作浪。于是,她随手取下经卷奋力砸向蛟龙。随即一声惨叫,蛟龙尾巴被砸断,蛟龙挣扎着逃走。于是,洪水很快就退去,随之,婺源山民得救。
婺女像
洪灾是平息了,可大鳙鱼却被搁浅,死后化身为现在的大鳙山。蛟龙尾巴则变成盛产砚山的龙尾山,也就是中国四大名砚之歙砚的石料出产地。
那位貌美的女子,因治水有功而升天,被玉帝赐封为婺女星,掌管吴国分野。由于婺女是在婺源境内升天而名登仙籍,乃婺女星之起源地,婺源由此而得名,婺源江则命名为星江。
婺女庙
婺女治水有方,智勇双全,“婺”字结构也很形象地概况出婺女之能文能武。婺女成为勤劳智慧、贤惠坚强的婺源女子的化身,为此,婺源专为婺女建起寺庙——婺女庙,供奉着婺女娘娘的塑像,常年香火旺盛,以佑乡民四季平安。
(孙兆铎口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