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怎么了

河南人怎么了

井长水诉胡伟名誉侵权案开庭在即,此案不仅在河南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在全国也备受瞩目,地域歧视问题也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实,早在2005年全国就出现了首例地域歧视诉讼案,即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区分局龙新派出所悬挂“打击河南籍犯罪团伙”的横幅所引发的诉讼。虽说该案最终以法院调解收场,但可以说,该调解更多是依靠舆论力量促成的调和或者说是情理上的调和。十多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公民素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地域歧视频繁上演,却几乎看不到司法判决的影子,原因何在,值得探讨。

现象:地域歧视普遍存在 愈演愈烈

2005年3月30日,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区分局龙新派出所悬挂出了“打击河南籍犯罪团伙”的横幅,引发一片争议。后河南人任诚宇和李东照一纸诉状,把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区分局告上法庭,我国历史上首例地域歧视案就此立案。案件经过一年左右的审理,最终以法庭调解结束。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区分局作为被告向原告任诚宇和李东照道歉,与此同时,二人放弃其他诉讼请求。面对这个结果,原告李东照明确表示,自己虽然接受道歉,但并不满意。原因就在于这只是调解,没有形成判决,不能起到示范作用。

现如今,网络深度融入大家的生活,人人都有“麦克风”,涉及地域之间的争端更容易被放大,甚至引发网络“骂战”。“十亿人民九亿骗,河南人民是教练,总部设在驻马店”,这样的顺口溜更是赤裸裸地表达出对“河南人”的地域歧视。

在网络上,地域歧视的言论也从未停歇,并愈演愈烈:河南人爱坑蒙拐骗,东北人都是黑社会,新疆人小偷太多……中国各地人的形象被各种妖魔化。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民意调查显示,有高达30.6%的人认为身边存在着地域歧视。

探因:地域文化差异 经济发展不平衡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俊认为,地域歧视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歧视”就是“区别对待”,它是地域文化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人类心理活动等因素引发的一种片面的观念和错误倾向。地域歧视源于一方对另一方的优越感,顾俊认为,其背后主要是各个地区资源、发展不均衡,形成了部分人的地区优越感,比如城市人歧视农村人、本地人歧视外地人,而且这种地域歧视针对较为发达城市的中下层群体为多。

尽管贴地域标签的行为缺少理性,并对弱势的一方产生伤害,但这种行为模式很难被从根本上杜绝。顾俊表示,普通人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习惯于借助标签对外界的人、事、物形成表面和粗浅的印象,降低行为成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地域偏见或地域歧视将会长期存在。

说法:言论自由应有限度 地域歧视有违公序良俗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维家认为,宪法和法律规定并保障公民享有包括“言论”在内的各种自由,同时也明确规定,公民在行使自己的包括“言论”在内的各项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网络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同现实社会一样,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无论谁在网络上发言都必须遵守法律,不可任性为之。一旦越过法律界限,都会受到惩处。在私人话题领域,网络言论自由权利的行使,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对于谩骂、诽谤、侮辱、恶意中伤甚至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名誉权的,都需要依法承担责任。

“价值观多元的互联网并不等于价值观堕落的互联网。”洛阳理工学院新闻系讲师刘琳表示,地域歧视是一种有违公序良俗的行为,与现代社会倡导的公平、平等、正义的理念是相悖的,其危害显而易见。具体到胡伟辱骂河南人这一事件上,她认为,胡伟的行为暴露了他远低于公民平均水平的道德素养,其走红观仍然停留在审丑时代。

建议:加快制定反歧视法

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认为,要有效防止地域歧视事件以及其他歧视事件的再三发生,制定反歧视法应该被尽快纳入国家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

就一个国家而言,法律应该对反地域歧视有所作为。在现代文明社会,很多国家都通过宪法确立了本国公民的平等权利,从根本上来说,地域歧视是一种侵犯公民宪法权利的行为。有的国家在民法中就明确写上了“反地域歧视”这一条。我国除了在宪法中规定公民的平等权之外,在民法通则中还规定了名誉权、荣誉权等具体的民事权利,并且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了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权。这些法律规范有助于公民在受到严重地域歧视的时候,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其他民事权利。从程序法来看,面临地域歧视时,可以提起行政之诉,要求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责任消除各种地域歧视,也可以提起侵权之诉,要求侵害人承担民事责任。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伟说:“目前存在的歧视现象不仅在就业领域,在教育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都有,所以制定一部反歧视法,禁止就业、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一切歧视是当务之急。”

反地域歧视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社会和公民个人都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社会各界的共识。一项关于地域歧视的网上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近8成的网友认为,要提高自身素质减少地域歧视;有1成多的网友认为,应该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地域歧视;也有6.65%的网友则主张通过政府的力量来解决地域歧视。

针对网络地域歧视,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欲晓说,在不断推进中国公民社会成熟的过程中,网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网络语言暴力现象是网络发展的必经阶段,我们要通过网络文化建设、理性精神培养、法律政策规范、舆论引导等多种途径,限制或消除网络语言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达到净化网络环境的目的。

记者:李鹏飞

编辑:黄慧

相关风雨

win11爱奇艺安装在哪里?如何设置安装位置?
bt365手机投注

win11爱奇艺安装在哪里?如何设置安装位置?

🌊 08-17 💨 阅读 9408
钢化膜质量好坏怎么区分?
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

钢化膜质量好坏怎么区分?

🌊 08-23 💨 阅读 4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