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页面调色版
】
发布时间:2013-06-25
点击次数: 次
内容简介:林场简介
七虎林林场位于虎林市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5°53'-46°02',东经132°15'-132°30'。施业区西.北与宝清县接壤,东与迎春林业局.云山农场相连,南与八五0农场隔道为界。施业区东窄西宽,略呈梯形,总面积18261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0%。
七虎林林场境内,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山地绵延,丘陵起伏,地形复杂,平均海拔340米,西北边界老龙背为最高峰,海拔高度577.4米。境内西.北部山高坡陡,平均坡度18-25度,海拔高度在400米以上,东.南部山形较缓,平均坡度10-15度,海拔高度220-370米之间。
本场境内河网密布,水源丰富。数十条河岔汇集成两条七虎林河的主要支流,由北向南经云山水库流入七虎林河,途经云山、八五四、新乐、珍宝岛乡等乡镇及农场与虎头镇北15公里处大王家流入乌苏里江。境内主要支流总长约50公里。
七虎林林场地处中纬度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干燥,夏季短促、温热多雨,春季多风、易旱易涝,秋季多雨、降温迅速。全年平均气温2.70C,无霜期125天,结冰期长达5个多月。年降水量690毫米。日照时数2402小时,平均积温24480C。主风向为西北风,四季变化明显。
全场土壤共分6个土类,17个亚类。土壤分布随海拔高度不同呈有规律变化。海拔120米以下的低洼地到河岸平坦地分布的土壤依次为沼泽土--草甸土--草甸暗棕壤--潜育暗棕壤--白浆土;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地分布的土壤为暗棕壤、白浆化暗棕壤及典型暗棕壤。
我场植被属完达山植物区系,原始林相为红松阔叶混交林。主要木本植物有:柞树、椴树、杨树、柳树、白桦、黑桦、枫桦、榆树、色木、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和红松、落叶松、樟子松等20多种;灌木有榛子、胡枝子、忍冬、暴马子等100多种;草本植物有小叶樟、塔头苔草、三棱草等1000多种;其中:中草药有刺五加、五味子、桔梗、龙丹草等300多种;山野菜有薇菜、蕨菜、刺嫩芽、黄花菜等40余种。菌类有榆黄蘑、元蘑、榛蘑、木耳等10多种。
我场地理植被与气候条件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反之提供了交好的生存环境。主要分布有黄.猞猁.熊.野猪.狍子.野兔.松鼠等30余种.
此外,本场境内中南部还蕴藏一定的煤炭资源。
社会经济。七虎林林场始建于1968年。总人口600人,其中职工131人,干部10人,工程技术人员10人。本场交通条件一般,只有一条乡级公路通向林场。但经营区内有东沟.杨木沟.新修路.小金沟.红旗沟等5条林区公路环绕,组成较为便利的交通网络。